時間:2023-07-06 10:32:11 瀏覽:0 來源:愛美啦
17歲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年齡,一方面逐漸脫離屬于少年的稚嫩,一方面距離成年仿佛還有一段距離,因此在這個時候的孩子很容易出現迷茫,對未來的迷茫,對當下應該要努力學習的迷茫等,有的經過引導化迷茫為動力,有的則被青春叛逆期不斷影響,以至做出叛逆行為,讓家長猝不及防。
今天,我們就來簡單談一談17歲叛逆期孩子的心理歸屬。
17歲的孩子大多是高二或高三生,這個時期學業壓力非常大,每天有背不完的知識點,做不完的試卷,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的心理難免會出現一些問題,比如厭學心理、逆反心理。我們說,在青春叛逆期出現厭學、逆反等表現是正常現象,畢竟部分孩子缺乏正確處理情緒的能力,一旦有爆發點,便一發不可收拾。
我們作為家長正確認識“叛逆期”。叛逆期是每個孩子都會經歷的過程,青春叛逆期將存續在12~18歲之間,但也會隨著成長環境的影響,發生一至兩年的浮動。在叛逆期間,強烈的自我意識與獨立意識,會讓孩子發生巨大的變化,這種改變,如果只看到叛逆行為,那么就會忽視孩子身上的閃光點。
面對17歲孩子的叛逆行為,我們需要將矯正叛逆行為的想法拋之腦后,而是要分析孩子叛逆的動機,為什么會突然不聽話、頂嘴、拒絕與父母溝通?
比如學業壓力大,孩子無法及時解壓;比如受了委屈,父母不理解只顧責罵;比如內心需求得不到滿足,需要通過特別的行為吸引他人關注;比如單純生理因素,看別人不順眼,反叛精神比較旺盛等等。
因為有了這些叛逆動機,才有了叛逆行為。那么我們家長應該如何引導孩子走出叛逆期呢?首先,不論孩子的成績如何,不要在非學習的時間段里提及學習的話題,該玩的時候盡興的玩,不提任何要求的玩,讓孩子能夠完全放松。
其次給予孩子一定的空間和自由,學會適當放手,17歲的孩子眼看就要成年,若是事事都抓在手里,只會讓孩子束手束腳,無法成長,將來承擔不起責任,更有可能在將來的親密關系中變得懦弱,喜歡逃避,沒有擔當。
更后,要給予孩子榜樣的力量,比起說教,更要言傳身教,以身作則的方式去影響帶動孩子,這樣才能夠更好的引導孩子走出叛逆期,培養健全的人格。
相關閱讀上一篇:淚溝 玻尿酸(淚溝玻尿酸)
下一篇: 寶尼達隆鼻可以溶解嗎(寶尼達隆鼻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