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06 08:48:46 瀏覽:0 來源:愛美啦
前兩天看到一則新聞,說揚州張女士一直不滿意自己的塌鼻子,后來經朋友介紹,在家附近的美容院用玻尿酸打了山根,打完張女士就覺得鼻子有些發紅,當時美容院給的解釋是過幾天就好了。
幾天過去,張女士的鼻子非但沒有好轉還發紫,可美容院那邊還是讓她等,那段時間張女士根本不敢出門,實在要出去就戴上墨鏡、帽子、口罩,遮的嚴嚴實實。
她等了一段時間,皮膚越來越糟,還開始疼痛。等再去醫院時,醫生發現張女士鼻子周圍的皮膚已經局部壞死了,主要原因是操作不當,把玻尿酸打到了血管里,出現栓塞,影響血管循環,引起皮膚壞死。
后來張女士的病情雖然得到改善,卻遭了不少罪。現在醫美市場魚龍混雜,張女士并不是個例,因此有些叮囑想告訴大家。
很多沒有資質的美容院、小診所為了掙錢“鼓勵”求美者做所謂的微調,但是微調并不是簡單的打一針就完事,相反,越是看似簡單的事對醫生的要求就越高。
不僅要求醫生要了解面部解剖結構,還要精準把握注射層次和注射劑量,稍有不慎打到血管里就容易引起栓塞。
尤其是鼻子,它是T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很多血管,與腦部直接相連,一旦填充物滲入血液循環中,輕度皮膚壞死,重度就血管堵塞,要是再波及到眼動脈或視網膜主動脈,視力也會受損。
而且像這種小作坊,它的材料來源你也沒法確定,究竟是不是正品,運輸途中有沒有被污染都未可知。
張女士之所以去那家美容院,就是朋友介紹,用她自己的話“山根有點塌,朋友說她也打過,填充后鼻梁很飽滿,我就心動了”。
但更后的效果并不好,這也說明這位醫生不是很專業。熟人介紹確實能在一定程度上幫我們過濾掉很多負面信息,但并不代表就萬事大吉了,只能說幫你省去了篩選的時間。
但是這個醫生究竟行不行,你夠不夠信任還是要多方考量,尤其是面診時要細心觀察,不怕多問問題,就怕醫生閃爍其詞,支支吾吾。
我在門診的時候,也有不少求美者表示想做隆鼻都被我勸退了,為此有些同行說我“不合群”。
鼻子是可以做,但是危險系數太高,而這個風險更多的是求美者背負,一旦失敗她們要付出的不僅僅是容貌,甚至可能是生命。
身為醫者,總要有些原則和支撐,我始終覺得,在微調方面沒有把握的事不能做,風險太高的事不值得做,變美的方式有很多種,想變美也無可厚非,但是美麗的前提是安全。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