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06 09:07:50 瀏覽:0 來源:愛美啦
“吃出水光肌”
“玻尿酸食品美容養顏”
你相信嗎?
近年來
市面上出現了
添加玻尿酸的飲品和糖果
“吃出水光肌”
成為這些食品的賣點
不打針,不醫美
光口服就能增加皮膚水分?
這到底是美容新方式
還是“智商稅”?
上海市消保委
收到不少消費者關于玻尿酸食品的反映
詢問宣傳的真假
經調查
上海市消保委發現
這事兒沒有那么簡單
真能“吃出水光肌”?
玻尿酸具有很強的吸水能力,它能夠通過鎖住水分,發揮對皮膚的保濕作用。
上海市消保委通過查詢資料和請教專家發現,玻尿酸是通過醫用美容注射實現補水改善膚質功能的。作為食品原料的玻尿酸就是一個很長鏈的多糖,進入胃腸道后會被分解成單糖、二糖,再吸收。目前也沒有任何權威證據證明食用玻尿酸能促進體內透明質酸的合成。
那么玻尿酸食品能“吃出水光肌”的依據在哪里?
是誰在說
玻尿酸食品能“吃出水光肌”?
同樣一瓶330毫升的飲用水,加了玻尿酸后價格就翻了四五倍,消費者無疑是在為所謂的功效買單。
上海市消保委調查發現,玻尿酸食品企業很少在自己的營銷廣告和銷售頁面中宣傳產品可以“吃出水光肌”,但會做很多鋪墊和暗示。比如,某生物公司旗下“水肌泉飲料旗艦店”在玻尿酸飲用水的銷售頁面中特別突出“可以喝的‘玻尿酸’”、“雙重解渴”,暗示飲用水中的玻尿酸可以給皮膚補水。
該商家還在頁面的問答中告訴消費者,玻尿酸經過消化會從大分子玻尿酸變成小分子玻尿酸。(對于這種說法,上海市消保委希望相關企業能向消費者提供權威的證據證明)
某玻尿酸飲品的宣傳界面
而關于玻尿酸食品能“吃出水光肌”更為直白的信息則來自大量互聯網文章和博主。這些內容以“科學研究”或“親身體驗”等名義,宣稱玻尿酸食品真能“吃出水光肌”。上海市消保委不禁要問,這些宣傳的背后是不是有著不可示人的商業利益?而相關玻尿酸食品企業又扮演著什么角色?
商家是用什么辦法
做到“精準洗腦”?
以“科學研究”或“親身體驗”名義的變相廣告,通過第三方平臺的“個性化推送”功能精準觸達目標人群。
在某社交平臺上,有關“玻尿酸食品”的筆記有7800+篇,有關“口服玻尿酸”的筆記有2萬余篇。有人說自己喝完一個星期后改善了皮膚掉皮、發干的狀態,有人說自己購入兩箱已經喝完,皮膚真的變好,有些還配有自己皮膚前后對比的狀態圖。
個性化推送是互聯網平臺的慣常做法,推送資訊信息與推送商品服務是有本質區別的。如果收到的是資訊信息,消費者很難判斷真假,特別是經過營銷號和博主精心包裝的信息,很容易穿透目標人群心智,改變消費者認知。這種營銷套路隱蔽性強,可以規避法律和逃避監管,而且給消費者“洗腦”的效果更好。
那么,在玻尿酸食品“吃出水光肌”營銷中是不是存在灰色利益鏈?
玻尿酸
為什么會成為普通食品的原料?
2021年1月7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正式公告,批準透明質酸鈉(透明質酸,俗稱玻尿酸,HA)為新食品原料,可應用于普通食品添加。
上海市消保委通過查詢發現,在玻尿酸獲批入食時相關企業曾向媒體公開表示從2004年開始申報,已經走過了16年,“過程雖然漫長,但結果很甜蜜”,“透明質酸作為新食品的原料,消費者可通過日常飲食的攝入補充透明質酸,有效提高人體內的玻尿酸含量,進而減少或改善因玻尿酸減少所帶來的皺紋、關節等一系列問題。”
2022年10月,上海市消保委通過國家衛健委官網進行了詢問,一是批準玻尿酸作為新食品原料是出于什么考慮;二是玻尿酸對人體主要有哪些功效;三是玻尿酸食品是否有改善人體膚質等方面的效果。
2022年11月,上海市消保委收到了國家衛健委的答復,稱相關申請人根據相關規定提交透明質酸鈉作為新食品原料的申請,并提交了相應的安全性評估材料。國家衛健委依照法定程序組織審查透明質酸鈉作為新食品原料的安全性后就批準了玻尿酸入食。
因為國家衛健委答復中沒有涉及玻尿酸功效方面的問題,上海市消保委又進行了第二次問詢,國家衛健委在一個多月后的答復中仍然沒有對玻尿酸功效方面的問題做回應。
對于玻尿酸食品亂象,上海市消保委將持續跟進監督,也希望相關部門能關注重視,要讓消費者有知情權,不能讓消費者花冤枉錢,全社會共同攜手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你喝過這種飲料嗎?
央視網綜合上海市消保委微信公眾號、澎湃新聞
來源: 央視網
相關閱讀下一篇: 北京八大處面部吸脂(八大處吸脂修復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