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27 11:07:14 瀏覽:0 來源:愛美啦
花朵財經原創
若想長期靠臉吃飯絕非易事。
畢竟只要是人,就一定會有年老色衰的一天。
因此,無論在遠古時期還是在當代,人們一直在探索抗衰老的秘方。古有秦始皇追尋長生不老藥,今則有眾生追求青春永駐。
隨著顏值經濟的不斷發展,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研究報告統計,我國醫療美容市場規模自2017年的993億元增至2021年的1891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17.5%。
作為“醫美三劍客”中更能掙錢的大白馬,愛美客則以93.70%的毛利率一度趕超茅臺,成為醫藥行業中更耀眼的一顆星。
不過,在靚麗的業績之下,其也引來市場諸多質疑。
比如,平均單價352.61元/支的嗨體,成本僅24.72元,其產品科技含量如何?再次沖刺港股市場,愛美客又是否存在圈錢之嫌?
醫美人士想來對愛美客并不陌生。
目前,愛美客的產品主要包括溶液類注射產品、凝膠類注射產品、面部埋植線。
其中,凝膠類產品共有4款為愛芙萊、寶尼達、逸美一加一與濡白天使。溶液類產品共有2款為嗨體與逸美。面部埋植線產品則僅有1款為緊戀。
作為玻尿酸原料龍頭,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按2021年的銷量計,愛美客是我國更大的基于透明質酸的皮膚填充劑供應商,市場份額達39.2%。
關于愛美客的崛起,則源自于踩中了醫美興起的風口。
相傳愛美客創始人簡軍,是在國外工作期間,一次親眼目睹玻尿酸注射的經歷讓其有了創業的想法。
那時簡軍看到一個70來歲的女士,注射完玻尿酸后,皺紋明顯減輕了。眼見這返老還童的成效,簡軍很快開始了玻尿酸創業之路。
2004年,簡軍與丈夫姚京及朋友等人一同創立了北京英之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不過,一直等到2016年,公司才真正迎來業績水漲船高。
2016年,公司更名為愛美客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也正是在這一年,愛美客成功研發出國內唯一針對女性頸紋的“嗨體”,并于2017年1月正式上市。
從產品收入結構來看,此后隨著嗨體銷售逐漸放量,愛美客的溶液類產品收入一直呈持續提升態勢,并成為公司的第一大收入支柱。
2017年至2021年,公司溶液類產品的營收從 0.45億元提升至10.46億元,復合增長率高達119%,營收占比也從20.4%提升至72.3%。
受益于嗨體獨占頸紋修復細分市場,銷售逐漸放量,相比營收,愛美客的毛利率也十分引人注目。
2019年至2020年,愛美客毛利率均在90%以上,到2021年又攀升至93.70%。
如此之高的毛利率是什么概念?
這不僅遠超華熙生物(78.98%)、昊海生科(72.10%)等同行競爭對手在2021年度的毛利率水平,甚至還比茅臺(91.54%)高出了2個百分點。
低成本、高售價,是愛美客獲取暴利的關鍵。
2019年度,愛美客主要產品愛芙萊、嗨體、寶尼達、逸美一加一、愛美飛和逸美單位成本分別為30.41元/支、24.72元/支、32.34元/支、44.33元/支、25.22元/支和27.53元/支。
同期,其對應的平均單價分別為310.83元/支、352.61元/支、2547.49元/支、1220.87元/支、292.75元/支和700.41元/支。
也就是說,愛美客售價352.61元/支的嗨體,成本僅24.72元。
根據愛美客招股書數據,公司銷售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成本、生產成本及員工成本,2018年至2021年,分別占總收入的12.8%、8.3%、8.6%和6.7%。
作為暴利行業的醫美市場,近年來也一度引發行業亂象。
對此,國家相關部門此前已有諸多的政策落地實施。
去年6月,國家衛健委等八部委聯合發布《打擊非法醫療美容服務專項整治工作方案》,決定于2021年6月-12月聯合開展打擊非法醫療美容服務專項整治工作。
同年11月,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醫療美容廣告執法指南》,旨在為地方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加強醫療美容廣告監管工作提供指引,切實規范和加強醫療美容廣告監管,有效維護醫療美容廣告市場秩序,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今年9月19日,愛美客股價放量大跌超10%,創下近一年來更大跌幅。
并稱為“醫美三劍客”的華熙生物和昊海生科也未能逃過大跌的結局,華熙生物跌超13%,昊海生科跌超6%。
大跌背后,實則還是與醫療美容行業監管趨嚴相關。
據網傳消息,有關部門將對醫美行業進行清查,清查方向分為稅務、工商、衛監,清查力度相對較大,涉及B端機構和上游企業。
此外,還有傳聞稱,近期召開的醫美工作會議,要整頓渠道醫美,主要內容包括檢查醫院財務問題、醫美機構名錄等等。其中,“返傭”將被定性成商務賄賂。
據了解,愛美客主要實行“直銷為主、經銷為輔”的銷售模式,公司的直銷客戶主要包括私立醫美機構與公立醫院。
愛美客表示,通過與醫療美容機構直接深入的交流,更容易獲得醫生和消費者的反饋與建議,進而指導公司產品的開發與升級。
從公司銷售費用來看,愛美客的銷售費用呈逐年增長態勢。
2018年至2021年,愛美客銷售費用分別為0.62億元、0.77億元、0.71億元和1.56億元,占同期收入比例分別為19.44%、13.84%、10.00%和10.81%。
相比之下,公司的研發費用占比則較低。
2018年至2021年,愛美客研發費用分別為0.34億元、0.49億元、0.62億元和1.02億元,占同期收入比例分別為10.49%、8.71%、8.71%和7.07%。
隨著“顏值經濟”之風刮得正火,當前玻尿酸賽道已愈發擁擠。
目前,國內獲批的玻尿酸產品已有高達數十種,具體可分為以喬雅登、瑞藍等為代表的歐美系玻尿酸。以艾莉薇、伊婉等為代表的韓系玻尿酸。
以及以潤百顏、海薇、法思麗、愛芙萊、欣菲聆、舒顏、馨妍、嬌蘭、塑欣2款、奧昵、愛美飛、逸美2等為代表的國產玻尿酸。
誠然,愛美客的先發優勢或在逐漸減弱。
招股書顯示,愛美客的產品產能利用率合計已從2019年的接近100%,持續下滑至2021年的81.5%。
分季度來看,愛美客的業績也在急速放緩增長。
2021年第一季度至2022年第二季度,愛美客各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增速分別為227.52%、129.92%、75.09%、73.48%、66.07%和21.41%。
截至2022年上半年,愛美客實現營業收入8.85億元,同比增長39.70%;歸母凈利潤5.91億元,同比增長38.90%。
以不足40%的業績增速,享有日前高達約85倍的動態市盈率,愛美客業績與估值存在的分化問題不言而喻。
對于愛美客而言還有一件大事,那就是再次沖刺港股。
今年6月,愛美客曾發布公告,再度遞表港交所,力圖成為第一家“A+H”股上市的醫美公司。
只是此舉或存在圈錢之嫌。
因為愛美客賬上貨幣資金充足,并不缺錢。
截至2022年上半年,愛美客的資產負債率低至4.38%,甚至賬上還躺著27.98億元的貨幣資金。
2020年度,公司分紅金額為4.21億元,股利支付率高達95.67%,一度分光全年所賺凈利潤。2021年,愛美客又再度分紅4.54億元。
然而,在此次港股IPO募集資金中,卻出現了募資資金用途用于營運資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的一幕。
先通過大額分紅分走巨額資金,隨后又宣布對外募資補充營運資金,個中運轉是否合理?
愛美客的高比例分紅策略,實際讓公司大股東獲益頗豐。
從愛美客的股東名單來看,簡軍對公司的持股比例高達38.04%。據此推算,簡軍一人便可獲得接近4成的分紅資金。
與躺著賺錢的茅臺相比,愛美客顯然尚有諸多待解之謎未解,恐難以就此躺平。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