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27 11:00:10 瀏覽:0 來源:愛美啦
如今打玻尿酸、肉毒素等微整形美容盛行,咱平時也科普過不少關于微整形的知識,告訴大家不能到無資質的場所進行注射!可有一對好閨蜜,卻自己在網上買了玻尿酸互相扎起來,還差點把眼睛給扎瞎了!
愛美好閨蜜,沒事就愛互相扎針
在小美和小麗看來,打美容針并不是什么技術活,只要多打幾次就熟能生巧了,所以她們平時就愛在網上買藥互相打打針。
畫面感太強,一針下去血噴出來
對于打美容針這事,一般人還真不能生巧!這次小美給小麗的額頭注射玻尿酸的時候就不巧扎進血管里,一拔針直冒血。
差點整失明,回想還是心有余悸
及時止血后倆人趕緊去了醫院,醫生說要是針頭再往里推一點,就到視網膜中央動脈,引起栓塞的話將會直接失明。
網購到假貨,成終身隱形“炸彈”
醫生給小麗做玻尿酸酶溶解后發現,血管里還有殘余的顆粒,說明她們網購的玻尿酸并不純,里面有添加物。
從無畏到后怕,姐妹倆終于醒悟
雖然更后經過治療,小麗的額頭已經恢復得差不多了,但姐妹倆只要一想到扎美容針差點把自己扎瞎,就后悔不已。
這件事對這姐妹倆來說,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愛美可以理解,但愛美的方式一定要健康、安全,把這些來路不明的“美容針”都往臉上扎,下手前真的要先想清楚啊~
此前有報道稱,近年來由于微整形市場蓬勃發展,注射類美容產品需求激增,國內經正規渠道銷售的注射類醫美產品約400萬-500萬支,但非正規市場的銷售量是正規市場的2-3倍。國內一些非正規市場上銷售的玻尿酸和肉毒素類產品,存在不少假貨和水貨,這些針劑的成分不明確,萬一身體有排異反應,整容不成將致毀容。
玻尿酸和肉毒素類產品可謂是整形美容領域當中更受歡迎的整形針劑。比如玻尿酸,不僅有保持皮膚彈性的功能,還有除皺、豐唇、隆鼻、填充凹痕等改善皮膚外觀的作用。玻尿酸在我國屬于醫療器械,肉毒素不僅是處方類藥物,而且還屬于毒麻類藥品。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在批準注射類醫美產品時一直較為審慎,目前國內獲得正式批文的玻尿酸類產品也為數不多,而肉毒素的審批管理更為苛刻,目前國內只批準了兩種肉毒素產品。一種為國產的衡力注射用A型肉毒素,另一種為進口的保妥適肉毒素,除此之外,其他沒有經過依法審批的不允許使用。
以肉毒素“保妥適”為例,從生產到運輸,每一瓶“保妥適”暴露在室溫下的時間只能低于9個小時。一旦沒有采用正規的冷鏈運輸,產品的質量就很難保證。在全球任何國家,肉毒素都屬于受到嚴格管理的毒麻類藥品,需要醫生處方才能獲得,沒有經過合規冷鏈運輸的肉毒素,或不知道來源的產品,作用于人體的后果很難保證。
醫美行業的亂象很多來自于生活類美容院的非法行醫,不少消費者并不清楚美容院不等同于醫療美容整形機構,即便是看似非常簡單的注射類的醫美行為,都必須在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正規醫療機構完成。
再一個就是像案例中的這對閨蜜一樣,認為注射美容可以熟能生巧就自己直接操刀上手的,或者是相信一些自稱有經驗的“微整大師”!要知道,實施醫療美容項目的主診醫師必須同時具備下列條件:
具有執業醫師資格,經執業醫師注冊機關注冊。
具有從事相關臨床學科工作經歷:
負責實施美容外科項目的應具有6年以上從事美容外科或整形外科等相關專業臨床工作經歷;
負責實施美容牙科項目的應具有5年以上從事美容牙科或口腔科專業臨床工作經歷;
負責實施美容中醫科和美容皮膚科項目的應分別具有3年以上從事中醫專業和皮膚病專業臨床工作經歷。
經過醫療美容專業培訓或進修并合格,或已從事醫療美容臨床工作1年以上。
省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條件。
未取得主診醫師資格的執業醫師,可在主診醫師的指導下從事醫療美容臨床技術服務工作。
醫療器械、藥品和化妝品均應通過相關的審批,進口產品還要有中文印刷包裝或中文使用說明,然而一些非法產品就喜歡通過“原裝進口產品都是無中文的”等說法來哄騙消費者。要看產品是否通過正規審批合格,可以登錄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進行查詢。
部分資料來源網絡
來源|“深圳衛生監督”綜合編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