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27 09:53:17 瀏覽:0 來源:愛美啦
入春以來,成都醫療美容機構的生意突然變得火熱起來,一些知名醫生的掛號單一票難求,整形手術更是排到了半年之后。
四川成都:醫美需求火熱 整形外科預約爆滿
前來光顧的不僅僅有女性,更有不少男性消費者。成都醫美機構究竟為何生意會如此火爆?
記者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皮膚美容門診看到,前來掛號咨詢的人已經在門口排起了長隊,醫院走廊旁也坐滿了人。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皮膚科主任李利說,現在一個上午,她就要接診30-40名患者。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皮膚科主任李利:我們的號一拿出去,分分秒秒就搶完了。
整形外科是華西醫院另一個涉及醫美的科室,記者了解到,整形外科里每天有3到4個門診,每個門診每天要接診30人左右,全年的手術量接近一萬臺。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整形外科副主任醫師 李正勇:預約好了以后,還得半年以后再等通知回來做手術。
在成都,分布在大街小巷里的民營醫美機構也是異常火熱。數據顯示,成都醫美機構的數量從2016年的159家增長到2020年的361家,是全國醫美機構增速更快的城市。目前,成都醫美行業的規模已經僅次于北京和上海,低廉的價格更是吸引了不少一二線城市的消費者來成都。
西安女孩雷妮,一直想改善膚色、提升面部形象,在網上反復了解了各家醫院的評價以及治療價格后,更終被一項標價為199元一次的光子嫩膚項目吸引了。經過皮膚檢測后,雷妮來到了一間帶有儀器的房間,8分鐘后就結束了治療。
消費者雷妮:我感覺好像白了,就是這一塊白了。
近年來,美容整形已經不再是女性消費者的專利。在成都,肖粲告訴記者,早在大學時他就開始考慮通過醫美來改善形象,工作一段時間后,想法比較成熟了,經濟上也寬裕了,于是他選擇了一家關注很久的醫美機構,經歷了人生第一次外科手術。
醫美行業醫生短缺 專家提示手術風險
如今見效快、風險小的輕醫美成為了不少人在忙碌生活中的日常保養方式。較為常見的“輕醫美”項目包括肉毒素注射、玻尿酸注射、水光針、熱瑪吉、瘦臉針等等。然而,這些看似操作簡單的“輕醫美”項目,就真的安全嗎?
成都市黃女士剛剛經歷了一場醫美事故,如今不得不四處奔波進行修復治療。
消費者 黃女士:根據現狀來看,我這個傷口的一個瘢痕面積的大小,已經達到了21平方厘米,這就屬于9級傷殘。
黃女士告訴記者,在成都市金牛區的一家醫美機構里,工作人員告知她,治療不會有不良反應,自己便花費了32400元,注射了四針膠原蛋白。
本以為是變美的開始,但接下來的遭遇卻讓她非常意外。注射完畢后,自己左側額部皮膚出現青紫,眼底充血明顯,同時出現頭暈、嘔吐等癥狀。從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的檢測報告可以看出,診斷結果為“左額部注射后皮膚壞死”。上海第九人民醫院的檢測報告也顯示,“后期上部會形成永久性瘢痕。”如今黃女士仍在和醫美機構就賠償問題不斷磋商。而記者在網絡上查詢發現,隨著醫美市場的火熱,各類醫美糾紛的案例也層出不窮。
北京嘉維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 葛友山:第一就是醫療機構的虛假宣傳,消費者對醫療機構的虛假宣傳盲目相信去就醫;第二就是無論是醫療機構還是職業醫生都沒有執業許可證。因為國家對醫療機構的從業是設置門檻的,但是往往現在好多醫療機構是不具備這種從業資格。
葛友山認為,多數的醫美事故,是由于醫美機構以及醫師不規范所導致的。隨著醫美機構的快速擴張醫美人才的稀缺,成為行業發展比較突出的矛盾。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整形外科副主任醫師李正勇:從事這個行業的從業人員會非常多,但真正經過正規培訓的醫生并不多。
消費者該如何避免上當,保護好自己呢?
北京嘉維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 葛友山:首先要了解想要從事做這個項目的風險;第二選擇正規的醫療機構,可以查一下機構執業資格,查一下過往有沒有被訴訟;第三就是更重要的,要跟醫療機構簽訂書面的醫療美容服務合同,注意保存證據、病例、資料,包括手術之前或者就診之前的照片,包括跟醫療機構談判承諾的一些內容。
加速培養人才 醫美行業準入標準需規范
醫美消費需求量確實很大,相比之下,從業醫師的人數明顯不足。如果這個行業想要進一步發展,首先就要解決人才的問題。
另一方面,“輕醫美”是一個新興的領域,介于醫療和護膚美容之間的一個領域,對于這一領域的從業人員和機構需要怎樣的資質和培訓,還需要有關主管部門明確規章,加強規范化的管理。
欄目主編:秦紅 文字編輯:程沛 題圖來源:圖蟲 圖片編輯:蘇唯
來源:作者:央視財經
相關閱讀